首页 快讯 > 正文

冰上能工巧匠

冰上能工巧匠

本报记者 吴 浩

“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冬奥会,能够参与赛场制冰,队员们甭提多高兴了。”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制冰团队的领队崔云凯难掩激动的心情。

这支由14人组成的制冰团队,负责国家体育馆冬奥会男子冰球比赛场地的制冰工作。他们都拥有丰富的制冰经验,从事浇冰、制冰工作时间最长的达到40多年,最短的也有近10年。他们精益求精,要为冬奥会的冰球赛场浇好每一块冰。

人才齐聚为制冰

齐齐哈尔距离北京1000公里开外,崔云凯和他的制冰团队为什么会被选中来为冬奥会冰球比赛场地制冰呢?

原来,齐齐哈尔被誉为“中国冰球之城”,拥有68年冰球发展史。一年当中,在齐齐哈尔举办的各类冰球比赛有数百场。冰球运动早已走入齐齐哈尔的中小学,更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冰上运动项目之一。对于从小就会在冰上玩耍的东北人而言,冰球运动也承载了他们儿时的记忆。

冰球运动的蓬勃发展,造就了齐齐哈尔的一批批制冰人才队伍。63岁的崔云凯回忆说,早在1979年,齐齐哈尔就在国内率先使用了人工制冷冰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齐齐哈尔在制冰领域拥有了较多的人才储备和丰富的制冰经验。

崔云凯所在的制冰团队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年龄最大的制冰师65岁,最小的30岁。当接到担任制冰团队领队的任务时,退休3年的崔云凯欣然答应了。“没想到退休以后还能为北京冬奥会赛场制冰,我感到十分荣幸。”崔云凯告诉记者,他从事制冰工作长达40多年,能为北京冬奥会赛场制冰,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大伙以前都在齐齐哈尔干制冰工作,谁也没想到会到北京冬奥会赛场来制冰,家里人都为我们感到高兴。”65岁的袁凯杰是一名资深的制冰师,也是制冰团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他告诉记者,能为冬奥会服务,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40岁的李岩是一名浇冰车司机,他激动地说:“这次能与国际制冰师交流合作,接触使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制冰设备,学习不少先进的制冰理念。这为我以后从事制冰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制冰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吕超,从事制冰工作近10年。他主要承担冰面维护和相关辅助工作,他告诉记者:“制冰工作讲究团队合作,一个也不能少。我会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为比赛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慢工才能出细活

制冰是一门细致活。刨冰、洗冰、浇冰是维护冰场的三部曲,也是制冰的主要步骤。袁凯杰告诉记者,30年前,这些都需要人工操作,既耗时又耗力。如今这些工序只需要操作浇冰车就能直接完成,但同样需要慢工出细活。

“制冰对水温、洁净度、PH值等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同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厚薄和温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控制好这些,就需要制冰师自己判断。想要制冰制得好,每一位制冰师都得下一番功夫。”袁凯杰说。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制冰任务,制冰师们不断学习使用新型的制冰设备。不能用设备完成的部分,他们就用手和小工具一点一点精雕细琢。

“两块场地,3600平方米的冰面,铺冰底、喷大白、画线,所有环节都容不得一丝马虎。”崔云凯说,冰球比赛对冰场的要求很高,冰层厚度大约有4厘米左右,球场标识线的宽度也要精确到毫米。

“我们将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或0.2毫米。要把最精湛的制冰技艺用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制出高标准冰面,让运动员发挥出最好水平。”崔云凯告诉记者。

传承好奥运精神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口号。对于制冰团队而言,他们老中青三代的搭配,也是为了更好地“传帮带”,一起向未来。

在国际制冰师的指导下,崔云凯带领制冰团队不断磨合成长,吸收着国际先进制冰理念。“以往我们制冰追求速度,每次浇冰的水量比较多。而这次我们被要求减少每次浇冰的用水量,一层一层薄薄地浇。这样制出来的冰更加紧实。冰刀划过后,不会出现大块冰碴,只会出现像绵白糖一样的冰沫子。”袁凯杰说。

崔云凯说,在制冰过程中除了按要求操作外,还有很多“技术活”。比如,虽然先进的制冰车可以用电脑控制出水量,但到了转弯处车速减慢,还是需要手动控制,否则冰容易局部过厚,这就考验制冰师的经验和手感了。

制冰团队大概用了12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国家体育馆两块场地的制冰工作。但对于他们而言,更紧张忙碌的工作还是在比赛过程中。每场冰球比赛分三局进行,每局的间歇时间都是制冰团队最忙碌的时刻。“每局比赛结束时都要立刻进行冰面维护,再浇一次冰。”崔云凯坦言,他们不敢掉以轻心,要保证冬奥会冰球比赛的顺利进行,就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制冰工作中。

“通过参与这次冬奥会的工作,我们团队更加深刻理解了奥运精神,也会把奥运精神传递下去,一起向未来。”崔云凯说。

制冰团队将不断提升制冰技艺水平,不断向国际制冰师学习先进制冰理念,加强团队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帮助年轻人早日成长为优秀制冰师,把制冰技艺代代传承下去。

标签: 冰球运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