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踏浪而行”开新局 湾区青年向未来

据新华社电 (记者赵瑞希、丁乐、洪泽华)在惠州的乡村田间,90亩左右土地上,条条田垄罩着遮光膜,膜下是掺有豆渣的牛粪,蚯蚓蠕动其间。空地上,分离机运转,筛离出蚯蚓、有机肥。这是香港青年李嘉林的蚯蚓养殖基地。

“85后”李嘉林是“创二代”,也是“新农人”。2013年,他到惠州走上创业之路,如今蚯蚓粪有机肥年产量约1000吨。看好乡村振兴发展前景,他预备今年扩大养殖场地,并筹划种植水果。

“希望依托此前成立的香港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联通内地和香港的资源,为在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提供知识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他说。

从传统乡村的“新农人”,到新兴领域的“斜杠青年”;从“硬科技”的探索者,到“软文化”的传播者……港澳青年“踏浪而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辟事业新局,探索多元发展方式,呈现出多领域开花、多城市筑梦的生机勃勃景象。

“90后”香港青年廖颖诗和蓝皓弘在中山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以视频带货形式探店,将优质食品和生活用品推介给香港消费者。“我们希望为香港的粉丝选择优质国货。同时通过视频,向香港朋友分享有活力的大湾区生活。”廖颖诗说。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为港澳创业团队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作为广东省首批12家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之一,该基地已累计引进港澳台侨创业项目44个。

其中,“80后”香港青年王柏东将创业方向锁定在可折叠蜂巢包装箱这一绿色包装领域,公司可享场地免租、住宿补贴、交通补贴、比赛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2021年,公司营收约120万元,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业务覆盖香港、上海、东莞等地。

“未来,我计划打造全链条式绿色智能制造方案。”王柏东说,“我们将从惠州出发,以大湾区为依托,通过技术合作方式布局全国及海外业务。”

湾区青年向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一批港澳青年从创业者变为创业的助力者。

“85后”香港青年刘佳,在二十几岁刚从加拿大留学回来时,就做出了到深圳发展的决定。“家里人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做物流生意,我经常来,看着当地产业升级过程,感受到了巨大的变迁和机遇。”

从毕业时贸易公司里的一名“打工人”,到创办跨境电商平台,再到运营创业孵化器,十多年来,刘佳从一名就业者转变为创业者、梦想助力者。如今,他把家安在了深圳,两个孩子也在这里落户。

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打造省级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进执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规则衔接……近年来,叠加各类扶持和便利政策,内地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北上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为港澳青年提供梦想绽放的舞台。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