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春运期间北京削峰控流 预计进出京客流量2260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杜燕)2022年春运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北京立足首都安全和市民节日出行需求,倡导市民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据预测,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客运总量2260万人次,较2021年上升77%,略低于2020年。

今天,北京市召开2022年春运工作动员会,对春运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表示,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高位运行,国内多地接连发生疫情,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增加,年初将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增大。北京立足首都安全和市民节日出行需求,已发布“两节”防疫政策:倡导市民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春运期间,北京将充分做好运力保障,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充分预估风险挑战,供需两侧发力,研究分类削峰控量,全面从严防控,加强安全监管,强化运输组织,完善便民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运保障各项工作。

多部门联合削峰控流保安全

春运是客流、车流、物流最集中的时期,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等活动增多,客运枢纽、公共交通站点、公园景区、商业街区等重点地区将迎来客流高峰。

据预测,城际交通方面,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客运总量2260万人次,较2021年上升77%,略低于2020年。其中,铁路进出京1600万人次、民航进出港660万人次、省际客运上下车23万人次,较2021年分别上升25%、80%、91%。市内交通方面,公共交通客运量5.36亿人次,较2021年上升近20%。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170万辆次,较2021年上升8%。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预计节前3天为出京客流小高峰;节后正月初六、正月十五前后将迎来两个返京高峰。

2022年春运客流较去年有所提升,客流聚集和流动将导致疫情传播风险加大。春运保障各单位、各部门将系统谋划部署、统筹调控“探亲、务工、学生、旅游”四流,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学生群体继续延续去年错峰放假、避峰开学措施。针对务工人员返乡和回程,根据需要协调开行“点对点”包车运输。景区实行限量75%和预约接待等措施。

铁路、民航、道路客运、高速公路等运营保障部门根据新的形势特点和往年春运客流规律,结合削峰控量有关措施,做好进出京客运量监测分析,优化运输组织、合理安排运力,开展精准运输保障。同时,对进出京人员、车辆开展监测,精准实施大人流预警和动态调控;及时发布群众出行指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错峰控流和组织保障相关工作。

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春运客流聚集和流动将导致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北京市春运有关部门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的原则,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各项准备。

同时,北京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问题,严把从业人员上岗关。严禁无资质从业人员(司乘、安检、检修、押运人员等)、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人员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或威胁的人员参加春运。

北京还将做好应急保障工作。一方面,完善应急预案。总结往年应急实践,结合今年春运工作形势特点,细化完善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延误晚点、疫情等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好应急运力,备足应急物资和铲冰除雪设备,组织好应急处置队伍,确保预案可执行、有成效;另一方面,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完善气象信息传送机制,根据预警信息提前防范,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发生突发事件时,准确判断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妥善安排滞留旅客,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做好综合运输服务衔接减少人流聚集

春运各保障单位将加强客流监测,强化客运组织,优化运力供给,合理控制客流密度;加强大客流线路、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区域、点位的疏导管控,做好综合运输服务衔接,尽力减少人流聚集。

比如,铁路方面,科学安排客运能力,满足广大旅客特别是学生、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出行需求;优化进出站、上下车、候检票流线,加强售票厅、进出站口、候车室等客流密集场所旅客引导和检查监控,减少拥挤和聚集。民航方面,优化机场流线,加强客流引导,做好机场巴士客运组织。遇夜间出租车运力不足时,积极引导旅客乘坐机场巴士出行并做好秩序维护。省际客运方面,精准做好学生、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运输保障。根据客流情况,增加站务人员、增设售票窗口、延长预售票时限、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电子客票设备。客流量较大的班线开设专线售检票口、提前调度车辆驻站、循环发班等,减少旅客候车时间。

北京还将加强综合运输衔接。铁路、民航等部门及时共享到发旅客预售信息和列车、航班晚点信息,协调处置区域内旅客滞留等突发事件。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视情延时、加车,出租采取“圈车”、“保点”等措施,确保运力充足。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春运各保障单位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适应疫情防控要求,强化便民服务举措,打造便捷出行环境。(完)

标签: 人脸识别 运力 疫情防控 点对点 两节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