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四川甘孜:“因地制宜”成涉藏地区乡村振兴关键词

中新网甘孜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 王鹏)“通过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村子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在整个涉藏地区都算高收入。”1月初,站在里伍村海拔超2000米的高山茶园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言语间不无自豪。

九龙魁多镇高山上的一片古茶树林。 刘忠俊 摄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平均海拔2900多米,高山峡谷纵横,产业发展受限。中新网记者发现“因地制宜”正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词。

正午时分,高原上的阳光十分强烈,走进里伍村,“云上天乡,茶韵魁多”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茶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村民在茶园间劳作。为何选择茶叶作为乡村振兴发力点?秦秀珍一语道破——这里是四川涉藏地区唯一的古茶树生长地,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航拍雅砻江边高山峡谷间的九龙魁多镇。 刘忠俊 摄

数据显示,魁多镇仅100年以上的古茶树就有7.48万株。因此,近年来魁多镇不断挖掘茶马古道文化、茶文化,打造“云上天乡、茶韵魁多”品牌。

“我们基于里伍村原有1600亩茶园基础上,以免费发放茶苗及工具、定期邀请专家实地进行技术培训、每亩茶地给予每年500元补助、建立茶叶基地等方式,激发农民种茶积极性。”秦秀珍说,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900余亩,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68.4%。

同时,魁多镇探索“公司+协会+农户”合作方法,走“品牌+订单+服务”合作模式,引进公司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农户的茶叶,加工研发出了一系列高端茶叶产品。2020年,天乡茶厂共收购鲜叶12.6万斤,支付茶农茶叶款208万元,尤其是以茶叶发展为核心的里伍村,2020年人均收入达19612元。

“以前我们发展受交通制约较大,但如今交通条件越来越好。”秦秀珍透露,吃到了“因地制宜”甜头后,当地正依托雅砻江大峡谷的壮丽风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在这里,你可看峡谷风光,品茶偷闲。”

与魁多茶叶一样,九龙牦牛也在涉藏地区远近闻名。资料显示,九龙牦牛在同类牦牛中体格最大、生长速度最快。2014年,国家对九龙牦牛实施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因此大力发展牦牛养殖业,成了九龙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记者在呷尔镇扎日村新山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这里已实现标准化养殖,不到10名工人就养殖了超500头牛。

拌料车间,51岁村民李万忠正在对饲料进行搅拌。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活正因合作社而改变。“以前在家务农,收入不高,现在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月工资4500元。”

新山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兰亮清介绍,目前合作社由原来的十几户养殖户扩大到30多户,年收入达到300万元左右。“我们采取农户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年底按照比例进行分红。”

数据显示,目前九龙牦牛存栏7万余头,2021年出栏1.2万余头。为培育壮大牦牛产业,九龙县在牦牛主产区乡镇培育了8家种牛生产合作社。三年来,九龙累计向西藏、云南及省内牦牛产区相关县市销售优质九龙牦牛种牛800余头,每头增收2000元至3000元,为200余户牦牛养殖户增加纯利润200余万元。

除了自然资源带来的发展机会,涉藏地区特有的手工艺也成为当地发展亮点。在四川甘孜州,说起“九龙藏毯”无人不知。这种藏毯编织技艺以织法独、毯面柔软、经久耐用以及明快艳丽的传统图案而闻名。

九龙县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传承人村仁拉粗(右)正在指导绣娘。 刘忠俊 摄

几年前,九龙县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传承人村仁拉粗看到了市场机会,便创办了一家公司,带动当地绣娘们脱贫致富。正在车间内缝纫藏毯的尼苦乌子莫是一位彝族同胞,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一个月有4000多元工资,“带三个孩子也够花,每个月还有剩余。”

绣娘正在编织。 刘忠俊 摄

据了解,为更好解决妇女们居家就业,该公司与县妇联、就业局合作培训绣娘,并与乡镇400名绣娘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按照“工作坊+绣娘+分红”模式运营,为绣娘提供“居家灵活就业”岗位,拓宽女性就业渠道,人均年收入约増长5000至30000元,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又助力了地方经济发展。(完)

标签: 牦牛 茶叶 九龙县 魁多镇 藏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