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中国·泸州 纳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


(资料图片)

1月19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指导、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承办、人民网·人民优选支持的“中国·泸州纳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千年茶乡振兴路香飘世界纳溪茶”为主题,旨在推广“中国特早茶之乡”名片,讲好纳溪特色产业和兴农富民产业故事。

“中国·泸州纳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关专家指出,纳溪茶产业模式可概括为“365模式”,其中,“5”是五个抓手:第一,树“人”树得好,主要指头部企业和新农人;第二,树“地”树得好,北纬30度是优质黄金茶叶产业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物种生产的地区;第三,树“产”树得好,围绕标准化建设现代茶叶产业生产基地、融合化构建现代茶叶产业体系、组织化构建现代茶叶经营体系;第四,打造数字化茶产业,形成了“人在干、云在转、数在算、天在看”“面朝屏幕、背朝云”的茶叶网络体系;第五,打造了“绿色”茶叶,通过绿色的基地、绿色的加工、绿色的商贸物流,实现全程绿色标准化。

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志宇

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志宇介绍,纳溪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纳溪梅岭茶”曾为贡茶的记载。纳溪是全球同纬度最早的茶叶产区,也是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近年来,纳溪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和“培育精制川茶”的重大机遇,立足“特早、有机”两大资源禀赋,坚持“品质、品牌、品位”三大发展理念,突出“基地、龙头、市场、增收”四个重点,有力地推动了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纳溪区委副书记、区长袁维荣表示,在继承传统产茶工艺的基础上,纳溪区加强与四川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刘仲华院士团队等院校机构合作,建立纳溪特早茶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欧标茶园、富硒茶园基地。同时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茶企子品牌”的纳溪特早茶品牌体系,大力支持区内茶企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加快推动茶产业三产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早茶城茶叶交易市场。此外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加快茶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打造多条精品茶乡旅游线路,开发出茶山旅游、采摘体验、风味茶餐等茶旅新玩法。

“茶叶是四川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四川现代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四川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云介绍,茶叶经济是四川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茶叶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5+1现代优势体制产业。纳溪茶资源丰富,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茶历史悠久,开采上市早,品种资源丰富,茶园种质管理水平高,茶树品质优,品牌知名度高,品牌价值大。

现场茶艺展示

在活动互动环节,拥有千万粉丝的纳溪区新农人吴秋月分享了她心目中的纳溪特早茶。在她看来,“纳溪特早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为采摘时间“特早”,除夕前就可以采摘;二为种植品种优良,茶树良种率95%以上;三为因茶树发芽早,早春采摘茶叶时气温低,病虫害发生率低,名优茶采摘期间几乎不使用农药,保证茶叶优质安全。

现场舞蹈表演

近年来,纳溪区茶叶协会致力于组织纳溪区茶界工作者推广茶叶新技术、新品种、交流生产经验,整合力量,加速纳溪区茶叶发展。纳溪区茶叶协会会长李爱民介绍,“纳溪特早茶”作为纳溪茶产业的区域公共品牌,建立了完整产品质量体系,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生产了“绿茶”“黄茶”“红茶”“白茶”等系列产品,产品以“特早”和“有机”为主要特点,并在各类茶叶评比中获得大奖。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宾、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陆文捷、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中心原首席专家研究员李莉、农业农村部贸易促进中心联络合作处处长赵学尽等来自政府、企业以及媒体的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人民网)

搜索

复制

标签: 农业农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