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进入“重运营”阶段 自动充电机器人等亮相展会


(资料图)

中新网上海6月8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行业正在从“重建设”向“重服务”“重运营”阶段转变。记者8日获悉,2023第二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上,自动充电机器人、光储充一体化等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

本届展会由中国充电桩网、充换电百人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邀请行业专家共研充换电行业发展、模式创新等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超过500家充电桩、换电站、光储充、储能、换电柜、配件、电池、装备等企业参展。

智能货柜、小食堂等服务设施引人注目。 林青帆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自动充电机器人汇集深度学习、5G与V2X、SLAM等底层技术,车主只需在手机端一键下单,充电机器人就会完成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等一系列功能,弥补了固定充电桩受制于车位、空间限制的短板,助力车主随时随地补能。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2.3%,较去年同期25.7%的渗透率提升6.6个百分点。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充电桩及相关服务设施需求旺盛。在企业界人士于翔看来:“如何服务好这些车主,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和解决问题,是我们亟须改进、发展的方向。”他认为,当下,新兴技术和充电结合在快速地落地,包括储能、光伏等等,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展会期间,另一位企业界人士尧权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更多地走入私家车、商用车领域,对于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将有非常大的变化:从以前更多关注整个充电的成本转向了关注用户车主的充电体验。当下,“充不上、充不快、充不好”是不少新能源车主的反映,充电基础设施离“美好出行”车主体验还有较大距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周丽波接受采访时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充换电基础设施需要协同发展。周丽波认为,应该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充分考虑充换电设施布局结构,是集中建设、分散建设的布局,快充、慢充的布局。

在展会现场,各类智能充电设备吸引众多客户驻足。记者看到,智能货柜、小食堂等服务设施引人注目,不仅可以满足车主在充电等待时的服务需求,还能进一步拓展充电场站盈利空间。(完)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