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当前热闻】破解“托育难”,让普惠性托育服务和市场化托育双向发力


【资料图】

作者:土土绒

生了孩子谁来带?如果家庭没有条件,市场化托育机构能满足需求吗?普通家庭承受得起吗?近日,媒体调查发现,目前托育市场仍存在费用偏高、机构数量不足等问题,0-3岁职工子女托育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托育难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措施鼓励生育,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明显。而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带娃难”。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三分之一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调查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还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面对旺盛的托育需求,许多现有托育机构却招生不足,经营困难。家长们对市场化托育仍持观望态度,缺乏信任,高昂的费用也往往让家长们想托却“不敢托”“托不起”。总体性不足,结构性过剩,托育机构的生存状态与人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因此,破解托育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绝不可能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完成,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托育行业的自我发展就解决,而需全面调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要实现“幼有所托”,根本之策是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要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但是,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由2020年的1.8个提升到4.5个。换句话说,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需要翻2.5倍。尤其是目前,我国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有9成都是盈利性机构。因此,短期来看,必须用好市场的力量,引导现有托育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投资或直接参与办托,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优化托育市场。

目前,托育服务在课程设置、服务项目、费用定价等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托育人才也存在比较大的缺口。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托育服务的制度规范,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引导托育服务专业化发展,从而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树立行业优良形象。此外,有针对性地推出纾困扶持措施,通过专项补贴、税费优惠等多种形式,扶持托育行业发展。

总而言之,实现“幼有所托”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只有加大托育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让普惠性托育服务和市场化托育双向发力,让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共同破解托育难问题,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土土绒)

标签: 招生不足 幼有所托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