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双碳”目标下 院士共探如何加速迈向“零碳中国”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杭州11月20日电(记者 黄慧)2022零碳中国杭州峰会11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院士专家、企业等齐聚,共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创新发展路径,共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推加速迈向“零碳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认为,直接利用太阳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为未来提供足够、清洁、可持续的能量。若要实现太阳能的规模化利用,亟须解决能源供需不匹配问题。

储能成为破题之道。他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储能技术提出了诸多要求,如规模化、长时间、无地域限制、安全稳定、低成本等。然而现有储能技术各有优势与局限性,需研发变革性储能技术。

赵天寿表示,电燃料储能正是一种新方法,与传统储能方式相比,有着不少优势。“电燃料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看来,在“双碳”目标中,能源是重中之重,碳减排是根本。于中国而言,电力行业是碳减排的主战场,要科学有序创新驱动碳减排。

他认为,原先能源利用的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发展,需转向能效、清洁、低碳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观察来看,加速拥抱“双碳”目标,正成为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动作。

自2021年11月19日开始,位于杭州的西子航空便实现了工厂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西子航空零碳工厂是为了融入空客全球零排放计划而建,这将会是未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西子联合党委书记、董事长,西子洁能董事长王水福认为,零碳产业呼唤第四次能源革命,这是一场能源、科技、数字化的新二元经济的开始,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竞赛,势必会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也必将推动社会进步。(完)

标签: 储能技术 西子联合 科学院院士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