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专家学者齐聚扬州 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扬州5月27日电 (记者 崔佳明)27日,“金砖国际巨型稻实验示范基地”落户扬州方巷镇利民村,该村水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将“巨型稻”秧苗插入土壤中,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明显更加粗壮。

当日,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巨型稻”种植代表齐聚扬州,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被誉为“巨型稻之父”的夏新界在扬州观摩插秧时说,“巨型稻”采用单株插秧模式,每株秧苗间隔在40厘米左右,为的就是给其生长留出充足空间。

专家学者及“巨型稻”种植代表齐聚扬州,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 崔佳明 摄

夏新界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是一位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海归科学家,2005年回国开始研究我国的水稻育种,“巨型稻”是他的团队历经十余年所创制的超高产优质水稻新种质。

“‘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的基础上,经突变体筛选、籼粳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培育而来,不通过任何转基因技术手段,100%为非转基因水稻。”夏新界告诉中新网记者,“研发‘巨型稻’的初衷:高产、优质。‘巨型稻’理论产量可达单季亩产千公斤以上且米质口感佳,克服了水稻高产不优质的诟病。”

5月27日,“金砖国际巨型稻实验示范基地”落户扬州方巷镇利民村。 王雨林 摄

“巨型稻”稻株成长后,高度可达1.8米至2.2米。“‘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茎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其蓄水深度可达40厘米至50厘米,不仅可以养鱼,还能养蛙、虾、蟹、鸭等水产经济动物,建立起‘稻渔共生’的生态系统。”夏新界表示,“我们要把‘金砖国际巨型稻实验示范基地’这个平台打造好,有利于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蟹田变粮田增产又增收,“禾下经济”是“巨型稻”创造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铆足干劲把‘巨型稻’这件事干好,通过‘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金砖国际和平村工作委员会会长张高陵说。(完)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