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老中青三代工人见证广西特大钢企65载变迁


(资料图)

中新网柳州6月30日电 (林馨)“年纪大了,什么事都容易忘记,可我忘不了1960年2月18日21时许,我们亲手放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广西‘手无寸铁’的历史。”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退休职工路先习6月30日在柳州市表示。

当天,西南特大钢企柳钢举行建厂65周年大会,邀请老中青三代职工代表分享与柳钢的故事。

1958年7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万多名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发展广西钢铁事业,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柳州。

今年88岁的路先习已满头白发,回忆起初到柳钢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他说:“当时下车一看,一片荒原。我所看到的几公里的范围一间房都没有,都是坡地、畲地,根本想不到这片荒原就是柳钢的厂址。”

图为路先习分享自己与柳钢的故事。 林馨 摄

1960年,任柳钢一号高炉炉前班班长的路先习与工友放出柳钢第一炉铁水,结束广西“手无寸铁”的历史。他表示,看着如今的柳钢感慨良多,任何收获都要付出汗水和心血。

历经65年风雨,柳钢从年产钢能力不足10万吨的小厂,发展为全球钢企50强、中国企业500强。岁月刻度上,也写下了一代代柳钢人传承与奋斗的故事。

作为柳钢的中坚力量,“80后”博士刘崇林扎根科技攻关一线的转炉厂。他曾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柳钢,翻滚的钢水和他在书本所学相隔千里。入职后,刘崇林便扎根基层,聚焦创新关键领域,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新一代柳钢人,“95后”员工尹招阳表示,要向老一辈柳钢人看齐,传承他们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将在基层一线磨炼意志,为柳钢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柳钢将走好“降成本、保生存”“调结构、促转型”“强实力、创一流”三步,从推进转型发展、优化升级和做优做强等方面,实现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完)

标签:

精彩推送